网站无障碍
您当前位置: 安康党史网 > 党史宣教 > 红色安康 > 正文内容

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幸福安康|抗日民族英雄王范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1日09时34分  
 

王范堂(1908-1987),原名王模,号懿斋。陕西省石泉县人。

1923年,王范堂入石泉县第一高级小学读书,1926年毕业,到后柳镇石佛小学教书。1927年4月,经老师陈雨皋介绍,考入冯玉祥在西安举办的西北军官学校学习。1930年4月,蒋、冯、阎大战爆发,军校结束,王范堂被分配到冯玉祥部任排长,因作战英勇,升任连长。11月,冯、阎失败,冯玉祥下野,王范堂率部投奔冯玉祥旧部孙连仲。嗣后,孙连仲投靠蒋介石,所部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王范堂任第一五八团三营七连连长。1931年春,蒋介石调第二十六路军赴江西进攻红军。“九一八”事变后,驻扎宁都的广大官兵对蒋介石不抗日却对红军大肆“围剿”十分不满。12月14日,该军1.7万余人在参谋长、中共党员赵博生与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率领下,发动了著名的“宁都起义”,开赴中央革命根据地。王范堂参加红军,任文化教员。

1932年6月,在第四次反“围剿”的一次激战中,王范堂与国民党军队殊死拼杀,负重伤昏迷。因其在战斗中脱去衣、帽,竟被国民党军队中的熟人误认为他与红军作战受伤,送往南昌住院治疗,出院后再次分配到新组建的国民党中央军第二十七师一五八团三营七连任连长。1936年9月,被师部派到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王范堂率先向军校呈交了抗日参战申请书,要求立即奔赴抗日前线。两日后,军校令全体学员迅速返回部队。他在河北保定赶上孙连仲率领北上抗日的第二十六路军,仍任连长。1937年八九月间,王范堂参加了河北良乡县玻璃河防御战,率全连官兵给日军以重大杀伤;10月,率部参加山西娘子关阻击战,再次重创日军,并击毙日军七十七联队长里登少将。

1938年,在台儿庄战役中,王范堂率领全连仅剩的57人,自告奋勇任敢死队队长,冲进日军阵地,消灭日军60余名,大批日军溃退,敢死队只有王范堂等13人生还,清除了攻占台儿庄西北角的全部日军,为台儿庄战役胜利奠定基础。台儿庄战役胜利后,王范堂和敢死队战友受到嘉奖,夜袭台儿庄成为当时轰动国内的重要新闻。王范堂也因战功升任第一五八团三营营长。1938年9月,王范堂任第二十七师直属的第一一零团副团长,率部在大别山、河南南阳等地与日军周旋。1942年调防重庆,参加石牌要塞保卫战。1946年,王范堂任国民党第三十军二十七师七十九团团长。

1948年冬,王范堂任国民党第三十军第三十师少将副师长,1949年春开往成都驻防。12月23日,该师师长谢锡昌率全师官兵约7000人在成都通电起义,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改编。王范堂奉派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军政大学高级研究班学习,1950年12月毕业,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学校军事教官。

1952年7月,王范堂转业回到石泉。不久,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53年,王范堂西北民大结业,分配到陕西汉中地区工作。1976年,王范堂退休。1987年5月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