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5日10时04分 |
张惠民(1905-1943),原名张志润。陕西省平利县人,国民党抗日将领,抗日烈士。
1924年,张惠民考入西安第二职业学校。1926年5月,镇嵩军刘镇华围攻西安,张惠民毅然投军杨虎城部当兵,参加了坚守西安8个月的守城战斗,开始了戎马生涯。
1927年4月,在共产党人的支持下,国民军联军驻陕总部在西安开办“国民军联军军事政治学校”(又称西北军官学校),张惠民遂报名参加学习。
1929年10月,蒋冯战争爆发,军校提前结业,张惠民被分配在教导师任排长,后升任连长。冯玉祥兵败下野后,残部由冯部第五路军总指挥孙连仲收容。后孙连仲投蒋,被编为第26路军。1931年2月,蒋介石调第26路军到江西参加对中央根据地的“围剿”。张惠民时任第27师158团少校团副。12月14日,第26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张惠民随部队参加“宁都起义”,任红五军团副师长。1932年春,因肃反扩大化,张惠民离开部队回到平利县。7月,安绥军第1团团长沈玺亭准备在平利县办干部教育班,经人推荐,安绥军司令张鸿远(张飞生)任命张惠民为少校团副兼教育班大队长。在教育班期间,他曾悄悄对思想进步的教育班班长何振亚、司务长沈启贤等人说红军是劳动人民军队,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作战纪律、生活等,对何、沈二人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一定影响。
1934年6月,张惠民所在团改为陕西警备第2旅第4团,张惠民任少校团副。1935年10月,任4团中校副团长兼1营营长。1936年12月12日,张惠民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937年,警2旅被改编为西安行营第一支队,张惠民任补充团团长,1938年5月,张惠民率团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会战。
1939年9月初,张惠民任第3师第9旅上校副旅长。第一次长沙会战开始,他全权指挥所部参加这次会战(少将旅长赖传湘有病)。1940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他奉命督办军粮,受到传命嘉奖。当年10月,张惠民任9团团长职务。1943年11月,日军6万人分三路向常德进攻,时驻防衡山一带的国民党第10军(辖第3、190、预10师等师)等部奉命火速前往增援。张惠民率第9团为第3师的前卫团,他指挥沉着,身先士卒,战绩卓著。12月4日中午,张惠民得知第三营阵地战斗激烈,即赴三营阵地。途中遇见三营从阵地上撤退下来。张惠民当即组织士兵发起反攻夺回阵地。下午2时许,张惠民振臂高呼:“这正是我们报仇雪恨的时候,不成功便成仁!”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英勇殉国。
1944年,张惠民被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少将。1985年,张惠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