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4日10时18分 |
1914年3月,康萍出生在紫阳县五马乡古家村(今属汉王镇兴塘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在他4岁时父亲带领全家7口迁到汉阴县万家朳(今属涧池镇五星村),两年后父亲就病逝了。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12岁起就给地主家干活,干的是脏活累活、吃的是剩菜剩饭、睡的是牛棚马圈。
1931年春,国民党部队为扩充兵力,在各地疯狂抓壮丁,康萍被迫替地主家的儿子当了壮丁。1934年,红四方面军经陕南打到川北,康萍所在的队伍被红军打散了。他趁机约了两个可靠的兄弟一同去投红军,直到1935年夏天,在汉中镇巴县北边的一个山沟里找到了红军,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6年春,巴山游击队在川陕边多次遭敌军袭击,损失严重。6月,部队仅存260人左右,独立师的名义很难保持,领导决定将部队分成3个分队活动,由康萍带领三分队20余名战士向西乡、石泉、汉阴方向转移,目标是争取和红七十四师取得联系。康萍带领20余人的游击队在转移过程中,一边开展武装斗争,一边发动群众。1936年9月,他率部袭击了永宁万家朳恶霸鲁仕奎,10月初他们到达龙王沟,在这里遇到并加入了何振亚领导的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
在残酷的武装斗争中,康萍的革命思想更加坚定,他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坚信党领导的事业一定能够成功。1937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康萍的政治素质和军事作战技能不断提升,他先后参加过平型关大捷、安徽灵璧战役、攻占上海战役等,立下了不少战功。康萍也从排长、连长晋升到了团长。全国解放后,历任苏北军区盐城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浙江宁波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1960年10月,康萍转业到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任校长,在他的领导下,不仅研究出了先进的光波雷达,还培养出一批科技精英,为祖国国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1978年2月,离休后的康萍继续参与党史、军史的撰写工作。1981年陕南地区遭受特大洪灾,他把自己仅有的5000元积蓄全部捐献给灾区。在他生命弥留之际,还嘱咐家人将其积蓄作为党费上交。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有无数像康萍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忠诚坚定,披荆斩棘、奋斗终身,他们是千万名普通共产党人的光辉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