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4日15时24分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安康的实践
中共安康市委党史研究室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幅提高。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农业面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和市场约束、体制障碍等严重问题,成为产业效益最低的行业、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一个很难解决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直接严重地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中央对此高度重视,连续几年陆续印发了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安康市在“十五”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工作全局,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实施整合资源、资金捆绑、整存推进“五改三建”。截止2005年全市已累计启动实施重点村469个,占2001-2010十年扶贫重点村建设规划1180个村的39.74%。扶贫开发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村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一、推进过程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更高的阶段。
2006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安康市委、市政府迅速贯彻中、省文件精神,成立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将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综办(2009年机构改革中变更为安康市扶贫开发局),明确由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问题。并于2006年初,编制了《安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出村级“八个一”和农户“五个有”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标准(“村级八个一”即:每个村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新村建设规划;一个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一项特色鲜明有主导产业;一条睛雨通达的村组公路;一套安全卫生的饮水设施;一个符合规定公共服务体系;一个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一个过硬的村级班子。“农户五个有”即:有一套人均20平方米以上的舒适住房;有一项占家庭总收入80%以上、人均收入居全市上等水平的致富项目;有一两项实用的农业或务工等致富技能;有一条安全卫生的给排水设施;有一个功能完善、人畜分离、相互配套的圈厕沼厨园设施)。
2006年2月5日,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切实抓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通知》,对新农村示范村的选择、示范村建设目标(标准)、示范村建设的基本原则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首批启动建设新农村示范村102个。同时,给每位市级领导和县区领导干部都分别确定了一个新农村示范村联系点,落实了102个示范村的市直部门包抓领导、驻村干部和工作责任,明确了市直部门包抓各县区新农村建设的牵头单位,3月初全市千余名干部进驻示范村开展工作。
2006年6月13日,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印发<市直部门包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考核包抓102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市直部门,考核内容分为市直职能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和部门帮扶示范村建设工作两个方面,对部门的帮扶工作实施量化打分,纳入市委、市政府对部门的综合考评并给予奖惩。
2007年4月4日,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印发2007年度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考核办法的通知》,按照《安康市2007年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计划表》所列内容,对市直部门帮扶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实行量化打分,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市直部门进行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
2008年1月29日,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下达2008年度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2008年底对全市首批启动的102个新农村示范村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并对市直各部门帮扶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建设工作考核进行量化打分,评比出了64个优秀帮扶单位、18名优秀帮扶干部。
2009年3月25日,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印发2009年度市直部门包抓新农村重点示范村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启动建设第二批新农村示范村462个,其中市直部门包抓100个重点示范村。要求各涉农部门加大项目整合力度,优先安排新农村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建设,确保每个示范村每年捆绑各类资金不低于10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市直部门包抓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并要求将新农村建设列入市对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
2010年2月3日,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印发2010年度市直部门包抓新农村重点示范村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2010年底对第二批新农村示范村进行了考核验收,各村都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对74个优秀帮扶单位、38个良好帮扶单位、29名优秀帮扶干部予以了通报表彰。
2011年2月14日,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第三轮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通知》,启动建设第三批新农村示范村412个,其中市直单位帮扶的市级重点示范村108个,县直单位帮扶的县乡示范村304个,示范帮扶工作为期三年。
2011年4月28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安康市第三轮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了组织机构、驻村工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五方面考核内容,对包抓全市108个新农村重点示范村的123个市直部门和中省驻安单位的帮扶工作实施平时抽查和年终考核。
2013年3月6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安办字【2013】13号)《关于确实做好2013年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通知》,2013年年底对第三批新农村示范村进行了考核验收。
截止2013年底,安康市共开展了三轮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建成了976个新农村示范村,第一轮建成了102个村,第二轮建成了462个村,第三轮建成了412个村。8年间,安康市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建设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总体要求,结合安康实际,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生产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以“生产发展抓基础,生活宽裕抓产业,村容整洁抓改造,乡风文明抓活动,民主管理抓班子,农民教育抓培训”为重点,推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市、县级部门联村包抓,乡镇村组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坚持规划先行,资金捆绑,部门联村,干部驻村,明确目标,严格考核的工作方法,每年为每个示范村捆绑项目资金不少于100万,8年共捆绑项目资金16亿元,每个新农村示范村都建成了一项特色鲜明的致富产业,一条晴雨畅通的村组道路,一套安全卫生的饮水设施,一条城乡一体同网同价的用电设备,一个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一个过硬的村级班子,全市新农村示范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部达到验收标准。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生产发展环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以路、水、电、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改善示范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破解制约山区农村发展的“瓶颈”。 八年来,全市新农村建设累计新修、改造村组公路5863.5公里,新修便民桥853座,改造农田2万余亩,新修河堤720公里,完成安全饮水工程1420处,改造农电10000余杆公里,新建通讯基站92个,新建沼气池3.9万口。示范村实现了村村修通水泥路、完成电网改造、吃上自来水、用上电话、看上电视,许多村建成沼气池,用上清洁能源,基本解决了示范村的行路难、饮水难和用电难的问题。宁陕县委、县政府将新农村建设首枚“棋子”定在基础设施这个坐标上,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解决农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的关键部位,70个示范村共修建通村道路114.5公里,便民桥42座,硬化水泥道路123.8公里,新建人畜饮水工程52处,防洪河堤15千米,灌溉堰渠27.44千米,修建村级社区服务中心23处,完成民居改造2934户,修建沼气池建设1359口,完成搬迁689户,改厕、改圈、改灶1476户。汉阴县城关镇三坪村在市工信局、县经贸局、县财政局、县统计局等包抓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累计协调到位项目资金580.5万元,实现了“村庄规划、道路硬化、四旁绿化、饮水安全化、厕所卫生化,垃圾标准化、阵地规范化、产业规模化”,让村民真切而具体的感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2、坚持“一村一品”,培育主导产业,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安康市把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建设紧密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小额贴息贷款到户,实施大户带动战略,以产业兴村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示范村建设紧紧依托优势产业,抓产业大户的培育和示范,集中连片建设一村一品,产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在全市形成以畜牧、蚕桑、茶叶、烤烟、魔芋和中药材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新农村建设建茶园22万余亩、中药材17.8万亩,建经济林果19万亩,建蔬菜大棚2万个,年种植烤烟17万余亩,发展农家乐700余家。紫阳县“低山茶叶、中山魔芋、高山木本药材”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突出“一村一品”规模发展,发展标准化茶园11472亩,以茶叶为主的龙头企业已建成6个,茶、桑、畜、芋等专业合作社35个,75个示范村“一村一品”已经在农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 2011年启动35个新农村示范村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800元增加到6083元,高于全县平均人均纯收入20%以上。旬阳县吕河镇冬青村以当地有名的狮头柑为主导产业,新建狮头柑园800亩,累计狮头柑果园面积近2000亩,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汉滨区五里镇刘营村依靠科技实行集约化经营,实现了蚕桑产业突破性发展,成为西北第一养蚕大村。石泉县的五爱村创新发展“桑园——蚕室——蚕丝——菌棒——香菇循环农业”,经过这样的现代农业循环链,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3、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乡风文明得到进一步提升。新农村示范村大力发展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商业网点等公益事业,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农村低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等惠民政策,以开展信用村、信用户、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科技示范户、绿色产业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倡导、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勤俭节约、勤劳致富,文明、淳朴、健康的文明乡风逐步形成。依托扶贫开发“雨露计划”、农业部门“阳光工程”、劳动部门的技能培训每年开展各类知识技能培训600余场,年培训人数达8万人次,提高了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岚皋县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来抓,着力培养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同时积极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引导农民争创“文明院落、文明农户、好丈夫、好媳妇、好公婆”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教育和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道德素质。白河县把农民工技能培训作为县、乡两级党政“一把手”工程,县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共捆绑资金300万元用于“人人技能培训工程”,在农民工参加培训期间,采取现金直补的方式,向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发放补贴,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培育了一批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安康特色新农村雏形基本形成。坚持因村制宜,改善村容村貌,做到“一个保留、两个坚持、三个配套”, 一是保留农村历史文脉和汉水文化;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不搞千村一貌,保护河流、山林原生态风光,建设田园风光型、自然生态型和庭院经济型新农庄;三是做到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配套,房屋设计配套,大力推行旧村改造型、移民新村型和生态农庄型等三种新农村模式。在有条件建新房的地方,农户依托生态移民、扶贫移民、集镇建设等优惠政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村庄。需要旧房改造的,按照“不求新建,但求新貌;不求整齐,但求整洁;不求园林化,但求生态化”的要求,改善村容村貌;在资金投入上,坚持“捆绑资金补一点,县区财政奖一点,包扶部门帮一点,受益群众筹一点,优惠政策减一点”的多元化投入;同时加强以农村“三乱”(乱建、乱堆、乱倒)和“三口”(街口、村口、门口)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整治力度,实施人居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截止2013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完成新建房屋7.4万户,实施“五改三建”6.8万余户。平利县依托优美的自然风貌,继承遗迹尚存的“花屋”建筑传统,选择“白壁青瓦马头墙格子窗”的陕南徽派民居建筑风格,对传统民居进行创新和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改造徽派民居2.4万户,新建1.6万户,“碧水蓝天马头墙,翠竹绿树映农庄”的美景已成为平利美丽乡村的一张特色名片。镇坪县华坪镇以建设“绿色、灵动、包容、秀美、富裕”的新农村为目标,按照“盐白、棕红、青灰”的主色调,对450户村民旧房实施了改造;以 “五口 、三头”(即对门口、村口、路口、桥口、镇口及山头、门头、墙头)为突破,加强村庄的美化、亮化、绿化建设;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开展环境卫生“创优评差”活动,制定卫生评比考核奖惩制度等,建立健全了村庄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使镇容村貌呈现出整洁秀美的新面貌。
5、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示范村按照“四有”(有能人办事、有场所服务、有经费保障、有制度规范)的标准加强了村组织建设。结合“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以创建“五好支部”和党员“双带”活动为载体,大规模开展乡村干部培训,切实加强村级组织领导班子思想、作风、能力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全面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实现了每个示范村有一间活动室,有一套电教设备,有一批书报,有一个宣传栏;不断加大村级办公经费投入,确保了村“两委”正常运转;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长效机制,通过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实现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做到村里重大事务向村民征求意见,虚心接受村民的批评和监督,示范村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农村社区全力创新服务方式,把辖区划分为13个片区,实行群众工作网格化管理服务,把民生为本、服务为要、成果共享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延伸、拓展、嫁接到农村,让社区居民有“市民”一样的感觉。石泉县后柳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以狠抓基层党建为总揽,紧紧围绕“生态后柳、古镇水乡、旅游强镇”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为打造陕南特色旅游品牌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有力推动了全镇的新农村建设。
三、经验及启示
1、深入开展调研,科学制定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在根据中央“二十字”方针和省上“十六字” 要求,市上制定了新农村示范村“村有八个一、农户五个有”的建设标准和目标,进一步完善市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了通过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和其他涉农项目支持,在汉江沿线打造富硒绿色食品发展型的新农村示范村群体,在十天高速、小康高速沿线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服务型的新农村示范村群体,在月河川道沿线打造城乡统筹发展型的新农村示范村群体的规划。同时,及时组织驻村工作组,深入村组开展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各示范村资源、人口、产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以及存在困难问题、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各种情况,深入到示范村完善和调整规划,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为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了决策依据。
2、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广大农民群众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各示范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召开村民会议、院落会议以及科技“三下乡”等活动,以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和主要目标任务,让群众看到了步入小康路、迈向新生活的希望,激发群众的建设热情。通过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他们充分参与到整个项目建设中,组织群众推选项目质量监事会监督工程质量与进度,引导群众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落后面貌,形成了一套“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组织群众,精心实施规划,把集中的项目落实好,才能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如期高标准完成。
3、坚持突破基础设施,壮大优势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针对农民收入低、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优势产业为切入点,建立完善“项目倾斜、资金捆绑”的投入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衔接、协调,把扶贫、交通、计划、财政、水利、农业、林业、电力、教育、卫生等涉农项目资金捆绑起来,集中用于农村水、电、路、沼及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把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建设紧密结合,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抓特色、攻难点,抓协会、带市场,促进主导产业逐步走向特色化、专业化、规范化,在改变农民生产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4、坚持齐抓共管,整合多方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三轮新农村建设,全市1000多个部门对口帮扶新农村建设,共抽调3000余名干部驻村积极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全市上下形成“市直部门抓指导、县级部门抓协调、乡(镇)村组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帮建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市、县涉农部门按照示范村规划将涉农项目资金向新农村示范村倾斜,同时力争投入更多的自有资金,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确保了每年为每个示范村捆绑项目资金不少于100万,发挥了项目资金的聚合效应,与镇村形成工作合力,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5、明确目标任务,严格督办考核,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每年初,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行文印发《市直部门中省驻安单位包抓新农村重点示范村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明确年度工作任务、明确部门责任;年中,对照部门工作目标任务进行督查;年终,进行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将考核结果在全市通报。一些县区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县对乡镇年度工作考核的内容,对工作开展好的示范村给予项目资金扶持和对工作开展好的包抓部门给予奖励外,还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班子、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激发部门包抓示范村的热情和动力,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从上到下严格的督办考核,确保了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好职责,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的完成。
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通过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抓,一件实事一件实事地办,安康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民收入持续提升、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全市农业产业发展仍处在转型起步的关键时期,畜牧、茶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虽初具规模,但整体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产业化水平不高,促进农民增收的带动力不够强;二是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三是农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对政策扶持依赖度高,自身发展能力有限,封建迷信、薄养厚葬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实现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的任务依然比较艰巨。“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民仍是最大的低收入群体”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安康的实践之路还很长。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视,精准扶贫、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美丽乡村等决策相继出台,为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了落实中、省部署,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新农村建设,2014年4月,安康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关于扎实推进我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市“三农”工作全局,加大扶贫力度,加快安康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并迅速建立健全了精准扶贫工作、干部驻村帮扶、考核等六项机制,制定了行业扶贫十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市农村工作的重心转入了精准扶贫;2014年底,安康市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意见》,制定了《安康市“美丽乡村”示范镇、示范村创建标准》,并在全市开展美丽乡村“十镇百村”创建活动,计划到2020 年,全市形成以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特色村庄为引领,以生活条件良好、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的一般村庄为主体的美丽村庄体系;2015年1月安康被确定为全省深化农村改革试点市,肩负为全省积累经验、探索路子的重任。安康市的“三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安康的新农村建设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市上下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思想统一到“三个仍是”的科学判断上,按照“走以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精准扶贫、移民搬迁、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让农村真正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执笔:赵文成)